基本信息:
职称:副教授
电话:13787317534
邮箱:luojie1999@126.com
地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经世楼408室)
个人简介:
男,1974年9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98年9月-2001年6月:获工学硕士学位,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
1994年9月-1998年7月:获工学学士学位,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工业学院林产化工专业
任职情况:
2024年3月-至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1年11月-2024年3月: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2年12月-2004年7月:讲师,中南林学院工业学院
2001年7月-2002年11月:工程师,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研究方向:
光(电)催化技术及其应用、环境功能材料、精细化学品合成及应用。
科研情况:
主持与主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和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1项,参编专著1部,指导学生获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创新作品竞赛奖等,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代表性成果:
1. Jie Luo*, Yi Ma, Haiyan Wang, Jiaoyan Chen, Preparation of polypyrrole sensitized TiO2 nanotube arrays hybrids for efficient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J]. Electrochimica Acta, 2015,167:119-125.
2.Jie Luo*, Jiaoyan Chen, Haiyan Wang, Huangqing Liu, Ligand-exchange assisted preparation of plasmonic Au/TiO2 nanotube arrays photoanodes for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6, 303:287-293.
3.Jie Luo*,Deliang Li,Yan Yang, Huangqing Liu,Jiaoyan Chen,Haiyan Wang, Preparation of Au/reduced graphene oxide/hydrogenated TiO2 nanotube arrays ternary compositesfor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6, 661:380-388.
4.Jie Luo*, Haiyan Wang, Geng Su*, Yulian Tang, Huangqing Liu, Fenyang Tian, Deliang Li, Self-supported nickel phosphosulphide nanosheets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overall water splitt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7, 5(28):14865-14872.
5.吴智君,田奋扬,刘玉琪,欧安琪,罗洁*.共掺杂三维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20,51(3):03128-03132+03163.
6.吴智君,罗洁,欧安琪,等.响应面法优化Fe/TiO2纳米管阵列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21,52(8):08199-08205.
7.欧安琪,罗洁*,曹海林,张越纯,刘慎,刘佳伟.Ag@AgCl改性Bi4Ti3O1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22, 39(4): 1648-1656.
8.曹海林,罗洁*,刘文凯.生物质炭/ZnO/BiFe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J]. 化工新型材料, 2023, 51(11): 162-170.
9.刘文凯,罗洁*,杨梓群,张越纯. Ag2S修饰TiO2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24, 55(3): 03122-03127.